人才信息
“與羊共舞”的這群人 把青春揮灑在青藏高原
——記陜西省動物研究所張洪峰研究團隊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在清冷的寒風中,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誓詞回蕩在遼闊的青藏高原。這里,是海拔五千多米的西藏羌塘無人區,這群人,是來自陜西省動物研究所的科研團隊。這段宣誓,帶給團隊每位黨員一段不平凡的經歷?! ?/p>
黨旗映雪山,青春獻高原
作為陜西省動物研究所副所長、吳曉民研究員科研團隊的骨干力量,張洪峰已經數次來到這片“高原精靈”藏羚羊的家鄉——西藏羌塘自然保護區。但2021年的這趟科考卻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叭ツ甑倪@趟科考任務更重,所以相比之前要更艱苦一些,勞動強度很大。除了身體上的堅持,團隊每個人的精神和信念在這種時候就顯得尤為重要。項目負責人吳曉民也擔心這樣下去會影響工作進展,因此我們就萌生了成立臨時黨支部的想法,通過這種方式來給大家鼓鼓勁?!?/p>
張洪峰說,當時團隊共有7名黨員,加上當地羌塘保護區的幾名黨員,大家一拍即合。于是,在藍天白云雪山的見證下,大家面對黨旗,集體重溫了入黨誓詞,并且專門抽出時間進行了學習黨章和交流活動。在思想上統一了,大家馬上就有了干勁,通過這種方式保證了后面工作的順利完成。
團隊中的年輕黨員楊東東是一名工作時間并不算長的“90后”,卻已是數次來到羌塘無人區的“老黨員”?!芭c平時的黨課和支部活動不同,這次的臨時黨支部成立活動,在羌塘無人區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下,帶給我們每個人不一樣的感觸。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再苦再累,我也能堅持!“楊東東回想起當時的情景,眼神中流露著堅毅?! ?/p>
羌塘無人區臨時黨支部的成立,是張洪峰團隊弘揚科學家精神,把黨建引領與科研工作相結合的真實寫照。在海拔五千米以上的無人區,隊員們每天要實時監測藏羚羊的活動,鑿冰取水、風餐露宿,攜帶設備徒步十幾公里。羌塘無人區晝夜溫差大,晚上的溫度會降到零下幾十度,一夜過后隊員們的睡袋口都會結一層冰?!半m然環境很艱苦,但是我們的內心很充實,大家都抱著一個堅定的信念。無數科學家前輩在比我們更艱苦的時期依然努力拼搏完成科研任務,我想在我們的團隊中,我也看到了這種精神的傳承和發揚?!皬埡榉逭f?! ?/p>
青年譜新曲 賡續傳薪火
“我們經常說青年科研人員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青年黨員更是肩負著重擔。我們團隊里有幾位90后青年黨員,他們身上尤其有一種年輕人奮發向上的精神,既有專業素養,又有理想和信念!”在談起團隊里的這些年輕人時,張洪峰滿是驕傲和欣慰。
李佩韋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畢業不久的90后博士,也是一位青年黨員,主攻基因學,這是陜西省動物研究所新開拓的幾個科研方向之一。剛到動物所的第一年,李佩韋就與團隊跑了四趟西藏,作為一名女生,李佩韋的吃苦耐勞精神一點不比強壯的男隊員差,從不喊苦喊累。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李佩韋仍然保持著嚴謹的敬業態度?! ?/p>
李佩韋的工作內容,需要和同事收集采樣數據,在野外無人區進行采集難度可想而知,有時甚至需要深入險境,但即使是這樣李佩韋也一直嚴格遵循著規范的采樣流程。有一次有同事歷經辛苦終于采樣成功,但因為采集時未能佩戴無菌手套,不符合采樣規范,李佩韋仍然“無情”拒絕了樣本入庫,并要求重新采集,這種極其嚴謹細致的科研態度也得到了團隊其他隊員們的認可?! ?/p>
作為所里的領導班子成員,張洪峰培養提攜青年科研人員不僅要從學術研究本身出發,還得注重提高青年隊員的黨性。每一次出外考察,不僅是本職工作的鍛煉,也是一次傳承發揚科學家精神的歷練?! ?/p>
團隊中另一位90后骨干鞏匆然,來到動物所后由張洪峰帶著首次到秦嶺出野外就遇到了意外情況。由于山里路況復雜,張洪峰和小鞏不慎迷路,時值深秋傍晚,手機也無信號,還下著大雨,張洪峰和小鞏就找了個崖壁暫避?!拔耶敃r又累又困,我說我得睡一會,但是沒多久張洪峰老師就把我喊醒,讓我振作點。整整一個晚上他都沒有睡,一邊照顧著我防止我身體失溫出現危險,一邊還得注意周圍的情況。就這樣我們終于撐到第二天,尋找到出路終于和團隊會合?!薄 ?/p>
雖然出現意外狀況,但小鞏也收獲良多?!巴ㄟ^這次的事情,我對科研事業的艱苦程度可以說有了切身的認識,對老一輩科學家們能在那么惡劣艱難的條件下完成科研任務也感到由衷的敬佩?!薄 ?/p>
科研勇突破 黨員樹榜樣
張洪峰2004年大學畢業后從吉林農業大學來到陜西省動物研究所工作,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是怎樣一種信念讓他樂于扎根祖國大西部,科研足跡遍及青海西藏?“我念書時學習的是野生動物保護與利用,之所以選擇陜西省動物研究所,主要是由于專業非常對口,老師也推薦。到所后研究所的悠久歷史和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一下子把我吸引住,我自己逐漸也在受影響?!睆埡榉逭f。
8月份到所后,9月張洪峰就跟隨劉楚光、姬明周等幾位資深老科學家前往寧夏進行鼠害防治的項目?!皬囊婚_始我就被幾位老師身上那種特有的精神所吸引,在他們身上總感覺有種東西,在實實在在影響著我。每次在外面跑調查,去青海西藏,我發現這些前輩們身上有一種共同的特質,我自己總結出來就是敬業、認真和奉獻?!笔苓@種精神影響,張洪峰也在潛移默化的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每項科研任務不但要認真完成,而且要做好?! ?/p>
幾年之后,張洪峰自己開始負責一些課題,他發現在跟同事和團隊出去做調查時,確實需要貫徹老一輩科學家的這種精神,需要這種理想信念的支撐?!氨热缥覀冊谇貛X做項目,對任務有具體要求,每條調查樣線長度不低于五公里。也許可以偷懶只完成三四公里,但每次一想到老一輩的精神,還是會告誡自己,靠著這種信念不打折扣完成任務?!?/p>
后來張洪峰在帶團隊做秦嶺項目的時候,也是出了名的能吃苦,在山區徒步十幾公里,辛苦程度并不比在無人區小?!拔易鳛閹ь^人,作為一名黨員,所有人都在看我是怎么做,都在以我為榜樣,所以我必須肩負起這個責任和擔子?!?張洪峰每次把最難最苦的項目和線路都留給自己,他認為這就是榜樣的力量,這就是科學家的精神,“作為共產黨員,咱們還是要發揮帶頭作用,把科學家精神這種理想信念傳遞給團隊的每一個人,也是這種理想和信念在一直支撐著我們不斷取得突破?!薄 ?/p>
在張洪峰的帶領下,團隊近些年不只在藏羚羊研究和青藏高原伴生動物研究方面保持著優勢,還把青藏鐵路建設與藏羚羊保護的科研經驗發揚光大,相繼參與了西成高鐵、拉日鐵路、北京到烏魯木齊高速公路等多個重大項目的動物和生態保護工作。尤其是在穿越秦嶺朱鹮保護區的西成鐵路建設中,張洪峰團隊攻堅克難,發揮自身科研優勢,設計出一種柔性防護網,對朱鹮夜宿地進行了開創性的保護工作?! ?/p>
“我覺得在這個團隊中我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啟下,繼承和發揚以吳曉民研究員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精神,帶領年輕的科研人員突破進取。這中間就需要把我們的黨建與科研工作結合,它們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尤其在一些大型科考活動和面臨一些比較艱難的工作時,更要把黨員們團結起來,發揮帶頭作用。有形的東西容易達到,無形的精神更難能可貴?!睆埡榉逭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