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 id="17d41"><option id="17d41"></option></th>
  • <th id="17d41"><option id="17d41"><acronym id="17d41"></acronym></option></th>
    <strike id="17d41"></strike>

    <object id="17d41"><option id="17d41"><mark id="17d41"></mark></option></object>
  • <big id="17d41"></big>

  • <code id="17d41"><small id="17d41"></small></code>
    <code id="17d41"><menu id="17d41"><sub id="17d41"></sub></menu></code>
    <code id="17d41"><nobr id="17d41"><track id="17d41"></track></nobr></code>
  • <code id="17d41"><nobr id="17d41"></nobr></code>
       首頁 >> 傳媒視角

    傳媒視角

    人民網:陳怡平委員——因地制宜實施“南溝模式” 助推黃土高原鄉村振興

    發表日期:2023-03-09來源:人民網-陜西頻道放大 縮小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西安分院副院長、陜西省科學院副院長陳怡平。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吳超、鄒星)“延安‘南溝模式’在陜北黃土丘陵溝壑區探索出一條兼顧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是延安精神的生動實踐案例?!?023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西安分院副院長、陜西省科學院副院長陳怡平在提案中建議,在黃土高原因地制宜實施“南溝模式”?! ?/p>

      陳怡平介紹,黃土高原地區總面積大約 64 萬平方公里,但因其土質疏松,溝壑縱橫,長度大于 500 米的溝道有 27 萬多條,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區域之一。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70余年的治理,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截至2020年,黃土高原植被覆蓋度增加至65%,該區域土壤水分承載力已經達到閾值上限?! ?/p>

      “未來如何保持黃土高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如何讓當地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裕?如何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這些都是新時代亟待解決的社會命題?!闭劶皬氖曼S土高原生態治理與“南溝鄉村振興模式”研究的初衷,陳怡平感慨萬千。他希望能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為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探索出一條兼顧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p>

      2014年以來,陳怡平作為首席科學家,承擔中國科學院《黃土高原治溝造地與農業發展模式》和科技部《水土流失型區域氮磷面源污染阻截技術與產品研發》重點研發項目,帶領團隊扎根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 ?/p>

      通過多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陳怡平團隊探索出了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最優土地整治模式,創新了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的鄉村可持續振興模式:即山頂削峁建盆地,發展果業和藥材生態園;山腰構建草灌復合生態系統;山下適當治溝造地發展設施農業;小流域源頭科學建設水庫,為山上藥果園區和設施農業提供滴灌水源,構建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山水林田湖生態景觀格局?! ?/p>

      “‘南溝模式’是經過實踐檢驗過的鄉村振興模式?!标愨浇榻B,南溝村把全村 22500 畝撂荒地與山頂林地進行流轉,開始嘗試削峁建塬,重塑景觀格局,逐步實現了景觀多樣化、生態經濟化、農業現代化、人民福祉化,塑造了黃土高原鄉村振興的典范?! ?/p>

      “‘南溝模式’也是一種內涵式黃土高原治理新模式?!标愨秸J為,實施景觀改造,短期對生態環境有較大直觀的破壞,現象是破壞了植被,但本質是更加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和農業氮磷面源污染。另外,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實施“南溝模式”,不但可以增加糧食產量,還可因地制宜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實現鄉村振興?! ?/p>

      “從南溝村的蝶變,我們可以看到陜北黃土高原鄉村振興的希望?!标愨秸f,“‘南溝模式’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黃土高原農業農村現代化起到了引領與示范效應。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因地制宜實施‘南溝模式’,重塑生態景觀格局,是新時代黃土高原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p>

    附件: